博海拾贝 文摘 如何构建出一个漫威电影宇宙?

如何构建出一个漫威电影宇宙?

v2-77fa226016a3c6f19032acc089e2e051_fhd

作者 / 负二

这其实是美国通俗文艺界驾轻就熟的商业手段——一个角色红了就做系列,一个系列红了就开发衍生,然后用系列之间的 crossover 炒话题。

不同的是你如果从零开始做就像种树,一点点开枝散叶,而像漫威这样已经一箩筐各色积木,那就像玩俄罗斯方块咯。

当然,玩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也是各凭本事,但最要紧的诀窍就是:

开局难度别选太高!

如今的漫威影迷肯定不会承认漫威宇宙开创于李安的《绿巨人》的,因为「那是一部看了一点都不会爽到的家庭伦理片」。事后诸葛亮们回望当年,漫威请来拍青少年喜剧的乔恩·费儒来拍所谓的「不成功则成仁」的《钢铁侠》简直是神来之笔。

乔恩·费儒不负众望地将《钢铁侠》拍成了一部青少年版的《蝙蝠侠:侠影之谜》——格式完全照搬,只是任何和电影艺术,和人性探索沾边的部分统统用荷尔蒙和视效大餐来填充。影片大获成功后,漫威立即确定——哇,这个「EASY 模式」真的有搞头!联想到当初山姆·雷米因为想再在《蜘蛛侠》系列的人性探索上更进一步,抱怨「毒液」这个角色太浅薄,以及「我需要一个有人脸的反派角色(意指要通过演员表演来挖掘角色的内心,而制片方只想搞一条大蜥蜴)」,最终和索尼哥伦比亚闹掰——漫威当机立断,与四个荷尔蒙明星签了长约: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尼、埃文斯、锤哥和斯嘉丽·约翰逊,以及炒掉了「想搞点儿电影艺术」的埃德加·赖特。

自从被迪士尼招安之后,漫威宇宙更是一路给系列电影「降难度」,任何「胆敢想搞点儿艺术」的导演都会被毫不留情地炒掉——绝对不要高估我们的观众,把他们想象成刚满 13 岁的青少年,塞给他们视效、打斗、热血和冷笑话就好,至于人性探索,到青少年式的兄弟情和父母子女关系为止,绝对不能再深入了!

但即便如此,漫威在《钢铁侠》的成功之后还是吃了好几年《钢铁侠》的老本——直到他们搞出了《复仇者联盟》这座爆米花电影的珠穆朗玛峰。

《复仇者联盟》就像是一个用料超豪华的麦当劳汉堡——它是一个麦当劳汉堡,但用料超豪华。

罗素兄弟是整个漫威电影宇宙逻辑中的探索者,我非常敬佩他们。这两个家伙大概原生家庭遭受过什么创伤,所以智力没有停留在 18 岁以前,肚子里还是有点料。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怎样顶着迪士尼的淫威偷偷往电影里夹带私货的——他们先用一部几乎从头打到尾的武侠片《美国队长 2》赢得了高层的欢心,然后趁高层内讧,偷偷拍出了迄今为止漫威宇宙中唯一一部超越 13 岁理解范畴的电影《美国队长 3》。

厉害的是他们把这一套手段在《复仇者联盟 3》和《4》上又玩了一遍,让影迷,以及他们的继任者们了解到掌管迪士尼的老纳粹们所能接受的「电影艺术」的上限——如果前一部电影打了两小时以上,那么它的续集就可以稍微发挥一下。

反观 DC 宇宙,诺兰的三部《蝙蝠侠》是影史丰碑,但对于 DC 而言就像是墓碑一样,彻底把蝙蝠侠这个角色送进棺材,要根据这三部曲来拓展宇宙,即便是华纳兄弟这家呆气十足的电影公司也知道完全没戏。所以理所当然要换人——但这群人上手就选了「HARD 模式」,导致《守望者》到底算不算是系列的开篇至今仍有争议——用超级英雄电影解构英雄主义实在太深奥了。作为正式的宇宙开篇之作《超人:钢铁之躯》,也太硬核!扎克·施耐德又要顾及镜头美学,又要从人性中体现超人的神性——拜托,你以为你的观众是谁?

到这个地步华纳兄弟依然对扎克·施耐德保持耐心,着实令人心生敬意——不愧是敢一再投资雷德利·斯科特,把 A 级大制作拍成 R 级的业界良心。接下来的《超蝙大战》和《正义联盟》在「用超级英雄反超级英雄」的哲学思辨之路上越走越远,直到翻车,不得不请乔斯·韦登来救场。

接着华纳和 DC 不得不给《神奇女侠》和《海王》「降难度」,电影口碑才上来了。

毕竟超级英雄的宇宙再怎么无边无际,归根结底是属于青少年的,是用 18 岁的智商拍给 13 岁看的童话——如果你想在成人世界赚钱,唯一的方法是把那些被生活翻来覆去操了几十年的观众们拉回青少年时代。

如果连电影中的虚幻世界里,生活都不能变得如意一点,那我干吗要花钱进电影院呢?

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

来源:知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6040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