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如果有天你站在 ICU 外,能做些什么?

如果有天你站在 ICU 外,能做些什么?

读大学时,有个室友考试前感冒发烧,我们去考试他留在宿舍,等我们从考场出来,辅导员通知我们到医院一趟,到了之后,医生已经在 ICU 外下了病危通知书。在父母从老家赶来之前,医生宣布抢救无效。

医生说不是感冒发烧,是病毒性心肌炎。亲身经历了一次「好好的人送来,咋说没就没了?」同时,那也是我第一次面对 ICU。

疫情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个名词,它究竟是什么?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家人朋友不幸进了 ICU,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什么是 ICU?

很多人对 ICU 的印象可能是:病人全身插满管子、费用昂贵、死亡率高。这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事实上,现在很多医院的 ICU 抢救成功率已达 80%,部分医院甚至能达到 90% 以上。



ICU 的常见场景:图片右侧是呼吸机,病床上方是监护仪,架子上有输液泵,患者身上有很多「管子」和「线」——一切都为了 24 小时监测治疗。

不过,即使有这么高的抢救成功率,也不意味着抢救成功的病人马上就可以出院了,病情还可能发生变化。ICU 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为病人的康复赢得时间。

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现代医学救护生命的最高形态。它拥有最具重症救治经验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精心的护理,是一所医院医疗水平的集中体现。

ICU 分为综合 ICU 及专科 ICU,后者包括外科 ICU(SICU)、儿科 ICU(PICU)、呼吸科 ICU(RICU)等。

在国内,ICU 往往对医院评级有很大影响。但同时,它也是医院花钱最多的科室,所以评级时它是香饽饽,而平时却又让医院不堪重负。

▍什么情况下会进 ICU?

ICU 主要收治的是急危重症患者,包括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

一般经过院前急救、急诊室救治才能确认是否需要进入 ICU,还有一部分来自医院内的其他科室。在院前的救治过程中,有 2/3 的严重交通事故伤者在 25 分钟内因没有得到有效救治而死亡。

进入 ICU 前,家属可能会被告知以下信息:

患者的基础身体状况

病情可能的恶化原因

可能采取的诊疗方案

诊疗风险

病情的可能变化或结局

初步估计的近阶段诊疗费用

务必认真聆听、仔细思考、慎重决定。

▍进了 ICU 家属能做些什么?

1. 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这很难,但手忙脚乱对救治病人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不是遭遇突发性事故,请尽可能向医生准确描述一切信息,包括症状、病史等。

2. 遵从医嘱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治疗费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仅要听,而且要毫不犹豫、当机立断、刻不容缓地听。

有些患者家属在与医生沟通病情时,对医生的建议犹豫不决,经常跟家人朋友打电话商量决策,或者咨询其他医生朋友的建议。但是,医术再高明的医生朋友,也不可能通过三言两语,就掌握比眼前的医生更详细、准确的病情。高危状态下的患者,病情瞬息万变,ICU 外紧急、远程、慌乱求助,收效甚微不说,几个电话下来可能就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3. 按医院规定,定时探视

与普通病房不同,ICU 不允许家属陪床,不过一般会安排探视时间,一般十分钟到半小时不等。

别小瞧这段短暂的探视时间,这是患者与家属直接沟通的唯一方式。国内外不同的研究显示,入住 ICU 的患者中,20%-60% 会产生某种心理或精神障碍——ICU 综合征,这可能加重病情、影响治疗。家属探视能有效预防 ICU 综合征。

4. 尽人事听天命

▍理性面对治疗结果

ICU 抢救通常有两种结果,一是不幸离世,这个比例没你想的那么高,通常只有不到 10%;大多数患者是第二种,抢救成功,转入普通病房,少数甚至能直接出院,总体来讲第二种占 80%-90%,甚至更高。

也有少数患者长时间、甚至永远离不开 ICU,这时候就需要家属在治疗收益和附加损害之间权衡,做出艰难的决定。

▍ICU 贵吗

贵。

各种高端设备、抢救手术等费用不菲。经验丰富的医生、高配比的护士,人工成本也不低。还有每天不计其数的检查、药物、血制品等。

一项针对中国 ICU 病房中与机械通气相关的研究显示,每位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ICU 平均费用为 15271 美元(约合 10.7 万元人民币),每位患者平均每日 ICU 费用为 1212 美元(约合 8555 元人民币)。

在 ICU 的总费用中,药品费用占 42.2%,其次是一次性医疗材料(20.1%),实验室检查费用(15%)和人工费用(8.7%)。

ICU 虽然贵,但却不怎么赚钱。有研究显示,2004 年国内 ICU 收费标准甚至低于监护项目的实际成本。近年来,这一现象有所好转,但 ICU 依然属于医院盈利能力较差的科室。

患者觉得贵,医院不赚钱。这个两头不讨好的科室需求却有增无减,因为它极尽人类的医学智慧让人活下来。

与我们很多医疗产品一样,希望你知道,但愿你不需要。

来源:无码科技 微信号:noCodeTech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5215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