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沐浴露是不是新世纪的一场营销骗局?

沐浴露是不是新世纪的一场营销骗局?

以我几年的洗护类产品研发的经验来看,把皂类产品洗后的涩感跟洗得干净挂钩,才是欺骗了我们几百年的“世纪骗局”。

相传最早发明肥皂的是古罗马人。

古罗马人爱吃烤肉,烤肉的时候,热腾腾的油脂滴在碱性的草木灰上,形成最早的肥皂。

这么多年以来,制皂工艺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改进,还是热碱去煮甘油三酯,让其水解成脂肪酸后再被碱中和,形成脂肪酸盐,也就是皂。水溶性好的钾皂就用来做液体皂,或者叫皂基沐浴露,水溶性差的钠皂,则被拿来做块状的肥皂。

皂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表面活性剂,也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一个亲水的头头加上一条亲油的尾巴。后来在这个基础机构上又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以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界定标准是亲油端的电荷属性,皂的亲油端是脂肪酸根离子,所以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果肥皂万能的话,谁还会闲着没事去研发这么多新的花样呢?

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最基础功能:清洁剂来说,皂类的清洁能力并不算差,但是作为最原始的表面活性剂,皂类最大的弱点就是完全不耐硬水,然而讽刺的是,其最大的卖点也来自于这一弱点。

不耐硬水的意思是皂类的脂肪酸根会跟水中的钙和镁离子结合,形成钙皂和镁皂,这两种皂的Krafft点远在室温以上,水中溶解度又低,所以会形成烦人的皂垢。

然而也就是这些皂垢,给了皂类洗浴用品一个难以取代的卖点:洗完后很涩。是的,无论是肥皂还是皂基沐浴露,洗过后都有种独特的肤感,还是湿的时候去搓皮肤,会有种搓不动的感觉,有点像在搓橡胶皮小黄鸭,老外管这种肤感叫“Squeaky Clean”,形容的就是这种摩擦发出的声音。

长期以来,这种涩感都被和洁净的程度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上这种肤感是皂垢带来的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可以试试买瓶纯净水,打湿肥皂后洗个手,再用剩下的纯净水冲手,看看还有没有原先用自来水的涩感。我试过,完全没有,洗完跟用沐浴露一样滑。

回到你提问的情况,换成香皂后再搓出来的很可能都是皂垢。

脂肪酸的碳链越长,所形成皂垢的涩感越强,18碳(硬脂酸)以上的皂垢,冲洗后会非常的涩,事实上长链脂肪酸形成的皂垢对皮肤非常不友好,有刺激性。

想要洗得干净又不刺激,选择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为主成分的清洁产品,温和又高效。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也已温和著称,但这里面其实情况又很复杂,并不是所有的氨基酸表活都是温和的,改天可以再展开。

来源:知乎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7415/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