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这几年目睹的一些变化

这几年目睹的一些变化

我毕业5年了,这期间目睹了一线城市方方面面的变化。

说一些主观感受:

一线城市越来越像「高消费社会」,很难攒下什么钱。举个例子:

北漂的小两口,每月固定开销普遍在8k~12k。

其中房租3.5~6k,剩下的是吃饭过日子钱,物价再涨涨,一份外卖30多。

月薪20k,到手15k+,你算算,还能剩下多少?

存不下什么钱的,从「三张表」的角度看,一直围着「现金流量表」打转,鲜有钱进入到「利润表」、「资产负债表」里。

这不就是典型的高消费社会么?

当然也有抵抗这种趋势的潮流,比如前几天我们连续两篇文章提到的「断舍离」。

比如住房,越来越像「螺蛳壳里做道场」,就拿三居室来说,之前是150平,后来120平,现在很多新盘都有90平的三居室产品。

不客气地说,在一线这就是绝对的改善房了。

同样的趋势也发生在零售业态里。

养老院、山姆会员店、奥特莱斯,占地面积大的商业业态,都跑郊区去了。

一二线人口密度大,土地成本高,线下大商场的单位租金成本远高于网上平台偏远的仓库;

人口密度大,单个快递人员的送货效率高,在单位销售额的人员成本方面,线下零售并不占优势;

开车拥堵、停车难,成本高,人人开车出门的情况在中国大中城市难以实行,所以这种量贩式商场人流有限,坐公共交通去大量采购毕竟比较困难。

结果就是:

传统大商超、大菜场全面打散,变成高密度的小型便利店、小型水果蔬菜铺渗透进城市网络,小面积+物流,追求供应链和高坪效。

比如711、便利蜂这种便利店,甚至很难定义它:

既是很多人的早餐铺、也是快餐店、还是咖啡馆、水吧、向人收多巴胺税的税收公司—尽管不知道自己想买什么,但进去买点儿零食总是开心的。

再比如我熟悉的一家开了好几年的水果店,有天突然改头换面变成了这个样子:

同时卖水果,蔬菜,肉蛋奶,少量饮料沙拉,坚果。

宜家风物料,灯比711还亮,顾客行走路线固定,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很便宜,会员预充值更便宜,有小程序可以网上下单支付到店拿了就走。

我一直喜欢把「哪些品牌能让我每年消费5千块」拉个单子。

2015年单子里开始有「苹果」和「滴滴」;

2016年出现了「饿了么」;

2017年因为需要经常出差,加上终于舍得出去玩,需要买机票、火车票,订酒店,增加了「携程」;

2018年因为家和公司楼下新开了「便利蜂」,这家公司也进入了单子;

还有「优衣库」和「淘宝」,虽然每年未必都超过5千块但也差不多。

这些公司哪个不是和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其实这种长周期下的改变才是最惊人的。

欢迎大家说说,这几年让你印象深刻的变化。

来源:老钱说钱 微信号:laoqianshuoqian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367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