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20万成本博出2亿票房!看前半段大骂垃圾,后半段却想给导演跪下

20万成本博出2亿票房!看前半段大骂垃圾,后半段却想给导演跪下

最近每天都有同学向我安利这部片子,说你咋还不讲呐,是不是合格的影评人!

其实在8月份我就听到消息,说一部巨小成本的丧尸片在日本成为票房黑马,原本想在“小成本奇迹”的那期里讲讲,但就是等不来资源,结果我做完不到俩星期,片源就出了…..

有请今年的小成本爆款:《摄像机不要停》。

image

看这部电影可算是全新的体验,在故事进行到20分钟的时候,我真是有点烦,从心底发出感叹:这拍的什么垃圾玩意?还能不能再凑合一点?

一对恋人,男孩变成了丧尸扑向女孩。(这里我听懂了一句亚卖呆)

image

女孩手握斧头不忍下手,无可退路时被咬,然后就面无表情的僵在那儿。

image

“卡!”,镜头扫过剧组,原来是在拍戏,导演被两人僵硬的演技激怒了,一通狂喷。

image

剧组一群人只好暂停休息会儿,导演也消消气。

一对男女从化妆师口中得知了拍摄场地是之前日军生化实验工厂,这时门外的一声巨响传来,他们愣了足有半分钟,然后开始了闲扯,化妆师开始展示在电视上学到的女子防身术……

image

镜头转到室外,助理小哥点烟的时候,浑身是血的僵尸大叔扑了上来。

image

原来他们真的遇到了丧尸,这时我以为又是一部伪纪录片,而且到目前为止没有剪辑一刀,大概率是一镜到底。(这也没什么新鲜的嘛)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是部相当粗制滥造的丧尸短片。

先是被咬后的人转而攻击其他人,主演和化妆师如同打闹一般开始对抗丧尸,录音师小哥佛系地坐在一旁,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身临其境的吃瓜群众。

image

此时导演扛着摄影机入画,原来是他用血咒召唤了丧尸,只为拍出真实的感觉,录音师不顾阻拦头也不回地往外跑,又一阵惨叫。这时候导演打破了传说中的“第四堵墙”,对着镜头喊道:“我们继续拍,人死绝了摄影机也不要停!!!”

image

主演们先是一脸懵逼,然后开始了拖时间,一句台词掰成三句强行尬聊。导演再次出现,依然执着地拍戏,化妆师看不下去了,拿着道具斧头开始暴走,砍掉丧尸的头,溅了一身血,三人狂奔逃命之时,镜头短暂黑屏,一只手开始擦镜头……

image

打斗之际,摄影师被撞倒,接下来有个奇怪视角,感觉就跟你侧卧床上玩手机一样。半分钟后,镜头才重新跟上演员,只不过摄影师好像突然换了风格,镜头开始急速晃动。

image

化妆师误以为女主被咬,准备提前下手了结她,男主阻拦,三人纠缠打斗,听声音打斗很激烈,但是镜头一直对准女主,看她近乎癫狂的大叫。这一段只对着女主的镜头不可理喻地长达半分钟,我那个急啊,你就算没上过任何电影学校,这时候也得给个反打的镜头,喊个鸡毛啊!

image

镜头再转回之时,化妆师已死,男主被丧尸拖走。女孩跑到一间房子里,突然出现了一条丧尸的腿,但马上又走了,既不攻击也不出声,之后这个情节完全没有交代是为啥。

image

女主意外地捡到一把斧头,上演了一开始他们拍电影的情节,男主丧尸接触不良般的走走停停,跟过家家似得攻击女主。

image

导演依然痴迷地拿着摄影机捕捉他想要的镜头,这一幕彻底激怒了女主,她开始暴走,砍了男主砍导演,浑身是血晃晃悠悠走到了屋顶血咒的中心,这时给了一个拉升俯拍镜头,字幕出,影片结束。

image

以上就是影片前38分钟的内容,简直就是拍摄教学的反面典型,虽然是一镜到底,但道具像玩具、剧情莫名其妙、表演浮夸生硬。就在我昏昏欲睡之时,一看进度条还有一个小时,只好再坚持会儿。

然而,就是这一小时让我笑到睡不着。

原来这是一个“戏中戏中戏”的电影,简单来说就是导演真正想展现的,是拍摄电影的“过程”,也就是俗称花絮的部分。

image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新开的丧尸片频道打算拍摄一部庆祝短剧,甲方找到了以“又快又省,品质尚可”著称的日暮导演,要求是现场直播,噱头是“一镜到底”,中间一点儿不能断。

image

这个甲方大姐活脱就是人老珠黄版的樱桃小丸子。

image

虽然长得有些像姜文,但日暮身上完全没有导演的霸气。听到这个需求,他第一念头是很扯淡,但作为一个非著名导演,他没什么话语权,要生活的嘛。

剧本阅读会上,偶像包袱很重的女主角,挑剔较真的男主角,酒鬼摄影师,肠胃不好的录音师,抱着孩子的化妆师……刚才短片中出现的每个人物,这时才显现出真实性格。在好莱坞的歌舞片时代,有种专属的类型叫“后台片”,讲的就是舞台角色与真实人设之间的反差。

接下来的彩排环节,面对着演员们各种奇奇怪怪的要求,日暮导演只好各种妥协,简直就是个受气包。

这里还有个小细节,剧组摄影师腰不好,手持一镜到底特别考验他的身体,而面对助理的请缨要求,他坚决不采纳。

image

好不容易到了拍摄日,扮演导演和化妆师的演员却同时出了车祸,为了不耽误直播,日暮导演拉上来剧组探班的妻子,导演夫妻俩亲自上阵,总算凑齐了演员。

image

接下来到了拍摄现场,不出所料的状况百出,但这最后的20多分钟,才是真正精彩的地方。导演在现实中唯唯诺诺,一旦到了戏里面,马上变得凶残异常。他心里各种不爽,借着拍戏的机会一股脑的发泄了出来。

image

我只能说这个点子非常厉害。

一般来说戏中戏都是两个视角,一是戏中,二是戏外,但《摄像机不要停》又包裹了一层更高的上帝视角,向观众展示这处狗血僵尸剧是怎么拍出来的。

比如第一次出现僵尸那里,助理小伙在点烟,从肩部伸出一颗丧尸头。真实的状况是,这哥们喝大了,导演把他生架起来,才没有穿帮,大叔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image
image

先前那几个莫名其妙的强行尬聊,其实是为导演争取时间,他要把醉酒大叔弄到正确的位置,导演心里真是太苦了。

image
image

肠胃不好的录音师因喝错了水闹肚子出来解手,于是就有了导演打破第四面墙的那句“摄影机不要停”,以及争分夺秒地给正在蹲坑的他化妆。

image

剩下的演员只好硬着头皮往下演,慌乱之中,腰不好的摄影师被撞倒,他挺在那儿动弹不得,也就是先前观众看到的那个莫名其妙的空镜头。

image

主摄像师颓了,情急之下,女助理只好扛起摄影机向前冲,刚才我提到,这里感觉摄像风格突变,原来是因为她……摔了个大跟头,丧尸把她扶起来,看到这儿我简直要笑疯了!

image

日暮导演的媳妇以前是演员,她有个特点,一入戏就停不下来,就像喝酒上头。入了戏的导演妻子谁都拦不住,连老公都踹,心中默念去你大爷的。

image

刚才那个女主对着丧尸的腿惊恐的桥段也有了解释,那不是丧尸,而是剧务小哥拿着提示板告诉她去哪里捡斧子…..

image

《摄像机不要停》夸张来说是“正片五分钟,花絮一小时”。九十分钟的影片,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短剧的成片,短剧的准备以及短剧的拍摄,三部分的时长接近均分,节奏把握恰到好处,越到最后越会给人一种上瘾的感觉。

这部电影最大的难点在于“调度”,三重视角怎么能确保井井有条,一些看似是即兴的镜头,肯定是精心设计过的。

image

到了影片最高潮的地方了,由于打斗时候弄坏了摇臂,最后一个镜头没有办法拍摄,就在导演即将再次妥协之际,日暮导演女儿想出人体叠罗汉的方法来代替。

剧组所有人员开始齐上阵,为了最后一个镜头努力,才有了大家最后看到的那个拉升镜头,我一开始以为是迅速装在摇臂上拍的。

image
image

更难得的是,还埋伏了一个泪点,导演年轻的时候曾经举着女儿拿着摄像机拍照,这次完全复刻了童年记忆。

image

看完《摄像机不要停》除了觉得好笑外,还让人百感交集。

日暮导演想拍点好东西,但电影是个浑身枷锁的玩意,甲方的要求、市场的需求、演员的脾气、预算的限制,无论哪一项都可能会让导演的“初心”跑偏。

参加工作的同学肯定对这一点体会特别深,往往是取法其上、只得其中,甚至是中下。

我之前是写广告策划的,几乎没有百分百还原想法的项目,有的是我太天真,有的是预算不允许,改来改去我就不认得它了。你现在能看到的电影,哪怕是好片子,背后也隐藏着无数的妥协。

当然,我并不觉得《摄像机不要停》是在为烂片洗地,它更像是一种电影人的夸张自嘲,每个创作者都希望能拍出脑子里构思的作品,但现实却往往洒满了狗血。

image

我总体给8.5分,强烈推荐观看。可能有同学会问,我不看前面那个垃圾丧尸片行不行?直接从40分钟开始看,答案是:绝对不行!!

本片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前面粗糙是整个故事的一部分,你绝不能跳过,没有前面的狗血,后面的笑点也不能触发。

image

这可以说是小成本制作的典范了,官方说制作成本只花了3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也就20万。不过,对这个数我是不太信的,应该是一种宣传策略。

我查了下,日本国民月平均工资要30万日元上下,折合在每天就是1万,电影圈的工资肯定要高于这个数,我就算它1万5。《摄像机不要停》虽然是小制作,但看花絮至少也得20多个人,每天光人力成本就30万,还不算设备与场地。

这片子拍起来绝对不简单,三方视角互相不能穿帮,需反复排练,少说也得20天,再加上后期剪辑制作,300万日元怎么可能够,我觉得怎么也得要1000万日元吧,大约70多万人民币。

image

不过就算是花了70万人民币,也是赚翻了!这是导演山田慎一郎的长片处女作,目前票房已经接近两亿人民币,绝对的小成本奇迹。

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想法好同时又不咋费钱的本子啊,有的话我一定弄个众筹,咱自己拍!!

做做白日电影梦,真的好快乐哦。

来源:电影最TOP 微信号:film_top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129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