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高晓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高晓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image

作者:在下行之

高晓松出身自书香门第。他的外公是院士,外婆是博士,外舅公是改革家,舅舅是科学家,母亲是教育家,父亲是清华教授。他们一家人都希望按照传统的模式,把他打造成传统的知识分子。

1988年,高晓松19岁,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进入清华大学后,高晓松热爱音乐,想在音乐界做出一番成就,但是他的家人对此却十分反对,跟他急了,并开始“诱惑”他:“你别搞音乐了,那没有前景。你安心读书,只要清华毕业,我们就送你去读伯克利大学,校长田长霖与我们家关系匪浅,保证你能读完博士。”

高晓松不干,表示自己以后要弹琴,唱歌,从事音乐创作。于是家里便提出与他打赌:“你要觉得你那琴把能养活你自己,那就赌一把。搜遍你的全身,一分钱不带,给你买张车票去天津,你要能靠你一把琴,一个星期后活着回来,你就搞你的音乐。你要回不来,向我们求救,那你回来之后就好好念书,别再想搞音乐的事了。”

高晓松当时热血满腔,随即同意了赌局,分无分文,背着自己心爱的吉他只身到了天津。到天津的第一天,下着大雨,他弄了一个纸盒子,在街边找了一个角落开始卖唱。大雨滂沱,来往的人行色匆匆,根本没人停下来听他唱歌。

其中一个路人听出他的北京口音,问他是不是北京来的。他点点头,那路人说,北京的哥们不容易,来,给你三毛八。后来又有人零散扔给了他一毛二。唱了一整天,加起来只赚到了五毛钱。

第二天他接着到街上卖唱,直接给人举报了,当地居民跑到派出所说街上有一个盲流。于是他被带到了派出所,警察要没收他的琴。琴是他最心爱的东西,他坚决不让没收,最后实在没办法,让警察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这个赌,也就输了。

虽然这个赌输了,但高晓松还是不甘心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于是在1990年筹了些钱,凑了些设备,集合了来自各个高校的蒋涛、戴涛、赵伟、老狼等一共七个人,组建了一支“青铜器乐队” 。

乐队组成后,高晓松向往着诗和远方,也希望出头赚一些钱来维持乐队的开销,于是提出乐队去海口演出。但乐队成员都认为去海口太危险,不敢去,甚至开玩笑“万一去了被人做了人肉包子怎么办?”

高晓松那时候才一百零几斤,便回道:“做人肉包子也轮不到我呀,怕什么,我是去定了。”商量到最后,整个乐队只有老狼愿意和他一起去海口。

那一年的大二暑假,高晓松和老狼开始了海口的闯荡生涯。他们迫于生计,找了一个歌厅弹琴卖唱,一天只赚十块钱。唱歌的时候,常有黑社会的大哥前来骚扰。有一次高晓松和老狼与人发生口角,结果黑社会大哥找了一帮人追打他们。

他们背着琴狼狈地奔跑在大街上。跑掉后,两人去喝酒,抱在一起痛哭,高晓松问老狼:“你说我们唱歌究竟为了什么?”

海口的流浪生涯结束后,高晓松和老狼要返回北京,但两人路费不足,只够一个人的路费,高晓松于是让老狼回了北京,自己则辗转到了当时厦门大学的“校中村”东边社待了大半年时间,过起了流浪歌手的生活。

流浪到厦门大学的初期,他只能住在学校一楼的楼梯拐角里,住进“校中村”的东边社后,结识了一帮玩音乐的朋友。一群人虽然物质贫乏,但每天聚在一起唱歌写诗,自得其乐。

后来,在厦门大学,高晓松遇见了他的初恋,有过一段浪漫的时光。那校门口的小吃摊,卖花生汤的棚子,晒太阳的和尚,凤凰树斑驳的树影等等,厦大的建筑,风景和人们,这些都给了高晓松创作的灵感。这期间,他写下了《同桌的你》、《麦克》、《白衣飘飘的年代》、《青春无悔》等音乐作品的初稿。

回到北京后,高晓松继续创作音乐,但是并不知道自己的理想该如何实现,那时候中国连一家唱片公司都还没有。音乐人的出路在哪里还是未知谜。1991年,各高校涌起一股退学热潮,高晓松认为当科学家并不是自己的理想,因此也决定从清华退学。

1992年,中国第一家唱片公司“正大”成立,当时的音乐总监是写过《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孙仪。高晓松感觉看到了希望,慕名而去,把自己写的《同桌的你》送过去给他看。孙仪看完他的作品,皱着眉头对他说:“你这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怎么‘半块橡皮’这样粗俗的东西都写进去呢?你这东西肯定不行,出不了。”

高晓松的作品直接被当场否决,但他还是不甘心,回去后不停打听,终于知道还有一家“大地”唱片公司,是给Beyond写过歌的刘卓辉开的。他于是赶紧拿着作品找到刘卓辉。刘卓辉听到他的歌曲小样后很兴奋,觉得《同桌的你》、《恋恋风尘》这些歌都好极了,答应全部买下来。

1993年的夏天,清华大学88级无线电专业毕业,高晓松同寝室上铺的兄弟给他打了个电话。他接完电话他跑进厕所,出来后写了一首歌曲《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后来到了和同学吃散会饭的时候,高晓松喝到微醺,便当场唱了这首歌,一群同学顿时感动地潸然泪下。大家对他说:“晓松,你的音乐,你一定要玩下去。”

1994年,高晓松25岁。音乐人黄小茂找到了他,经他同意后由大地唱片公司出版了《校园民谣》合辑。高晓松也因此正式进入音乐圈 。此后,他便有了“校园民谣鼻祖”之称。

1995年,专辑中由高晓松作词、作曲,老狼演唱的歌曲《同桌的你》在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上演出,获得最受欢迎节目一等奖。

从此,以高晓松和老狼为主导的校园民谣红遍全国高校。高晓松每次走出去,在大街小巷上都能听到有人在放他的歌。

40岁过后的高晓松,一次在《鲁豫有约》的采访中这样说道:

“年轻的时候每件事你都想明白,每个人你都想仔细想把他看透。每个事情你想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甚至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你都特别想去明白。但是你其实明白不了,你连你自己最爱的人坐对面你可能都不能全明白。可是年轻的时候就太想明白,因为老觉得有一些事情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张,后来等老了才发现,那慌张就是青春,你不慌张了青春就没了。”

没有了慌张的高晓松,时常提醒着后辈的年轻人,理想,真是一种好东西。

来源:知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905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