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行业揭秘,为什么拔牙这么贵?

行业揭秘,为什么拔牙这么贵?

image

作者:朱王勇

这篇文章就当是对口腔工作者的行业揭秘吧,很多误会源于信息交流不畅,说出来能互相理解就好了。

我仅从医学角度来答题。

因为我每次看到这种问题很难过,有时候很想不屑一顾,有时候很想拉黑或者发泄几句,但我觉得这都不是解决误会的好办法。

现阶段的社会,我们倾向于从金钱成本的角度来衡量一些事情的价值。

那好,我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专业工作者,在这里把拔一颗牙的过程和背后的思考都罗列出来,做一个科普,希望能对大家透过表象去合理评价事物价值有所帮助。

拔一颗牙背后的知识凝聚:

一、判断这牙是否需要拔除

1. 合格医生:

拔牙有适合的条件,可以搜「适应证」,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牙齿医生才会建议拔除。

有「禁忌证」,各种身体不良状态、慢性病、孕期经期、用药情况都会对拔牙造成影响,乃至威胁生命。

这一步,在临床上我需要通过检查、问询病史来评估,大概需要 5~20min 不等,拍片、抽血等需要的时间更长。

为了做到这一步,我至少花了 7 年的时间学习,这还是因为学校附属医院的临床实践机会相对多。

如果换成教学资源弱一些的学校,他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成长期。

2. 好医生:

更进一步,有临床经验的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主观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生理承受能力等),综合权衡,判断你这颗牙是否建议拔除。

到了这一步,上面讲的拔牙适应证和禁忌症都不是绝对的了,而是由有经验的医生灵活掌握,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你选择一个收益最高的方案。

为了做到这一步,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这需要在临床上长期的实践和浸淫,以及医生本身的人文素养。

这一步的金钱成本已经无法衡量了。

埋在骨头里很深的智齿,他会告诉你,别吃这份苦头了,你身体也不好,这牙如果没症状就不要拔它。

快穿底的大牙,他会告诉你,别折腾了,要保这牙前前后后好几千块,效果不会太好,拔掉想其他办法吧。

等等。

这些东西说着很虚,但落在每一个患者身上都是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

二、如何拔除这颗牙

1. 打麻药

如何判断选择何种麻醉方式?选择何种麻药剂型?请参考上文的「如何判断牙需要拔除」的思路。

注射的手法和部位都有特定讲究,训练门槛很高(都是从人身上练出来的,不是花几块钱买一块猪肉就可以戳出来的)。

这个步骤存在很多风险,过敏、麻药入血的中毒反应、晕厥、组织内血肿、针头向组织身处带入感染、注射针折断,等等。

医生不光得知道这些风险,更是得掌握「出现并发症以后该怎么去处理」的急救技术。

这一针下去,背后有海量的讲究以及知识技能储备,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

2. 拔牙

这两个字是无数的技巧、经验、医学原则的体现,恕我无法展开,也不知道怎么写出来才能让大家理解。

达成这个目标有很多手段,每种对患者带去的影响 / 伤害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一颗横生的智齿,钳子是搞不出来的。我可以拿出锤凿把它劈开搞出来,也可以拿出涡轮机把它磨开搞出来,对患者带去的影响是一样的吗?

前者会造成患者心理恐慌,加重关节负荷,后者会带来更高的术后感染、局部反应风险,能轻易地判断说哪个方法更先进吗?只有最适合的,没有最好的,这个背后体现的是经验和人文关怀。

再说题主的遇到的情况「蛀牙,前后十分钟」。其实蛀牙比一般牙的拔除难度会更高。

完整的牙最好拔,因为上钳之后很好发力;蛀牙、做过根管治疗的牙,力学结构已经被破坏了,或者是烂到根本没有下钳的地方,或者是质脆一钳就碎,它对医生的拔除策略和发力有很高要求。

同一颗牙,有经验的医生分分钟就弄出来了,没经验的医生可能搞好久。我们应该抱怨一位拔牙又快又麻利的医生「拔得太轻松了」?

此外,拔牙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并发症,医生得自己清楚,还得让患者清楚,最后还要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

这些无形的成本,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衡量。

确实,由于资讯代沟,很多人往往只能看到一次手术中的表面成本(器械消毒成本、棉花等耗材、药物、牙椅涡轮机等设备)。

这里只是由一次 250 元的牙拔除术引发出来的思考。

医生是一个相当谦逊的群体,他们埋头苦干,可能还会讷于交流。他们不会主动告诉你「别看我这么一下子,其实有多牛」以及自己成长到今天这一步所付出的汗水和辛酸。

我要花时间把它写出来,我要尽我所能去消弭这些误会和代沟。

希望大家能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互相体谅。

来源:知乎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822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