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巴菲特的投资生意经

巴菲特的投资生意经

这期呢,我们来读一套非常出名,内容非常多的书:《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这套书非常出名,是得到巴菲特认可的传记。滚雪球这个词来自这段话:

“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那条又湿又长的雪道。”

意思是人生要找到一个可以复利积累的方向,这样才可以越滚越大。我们熟悉的投资社交网站雪球网,其实名字也跟这个有关系。

这套书很厚,有1000多页,从巴菲特的生活角度切入,来讲解巴菲特的一生。在此我们摘录巴菲特早期投资生涯的几个经典投资案例:

1. 代客理财的巴菲特

1956年,巴菲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联合公司。

巴菲特为这个“小私募”,作了分成的规则:

4%以上的收益,巴菲特拿一半;

4%以下的收益,巴菲特拿四分之一。

不过亏损的情况下,巴菲特会承担责任。

通常,私募不会为投资结果承担什么责任,不过巴菲特为了避免让亲戚亏损,所以还是考虑到了这些。

巴菲特联合公司的启动资金,来自两波人。

一波是巴菲特的亲朋好友。

其中巴菲特的老丈人最支持他,给巴菲特投资了2.5万美元。巴菲特的姐姐姐夫投资了1万美元,巴菲特的姑姑投了3.5万美元。其他人零零散散的还有几千美元。其实巴菲特的父亲也投资了,不过,没有把钱投资到巴菲特联合公司,而是巴菲特跟他父亲单独又成立了一个公司。

另一波是格雷厄姆的老客户。

格雷厄姆退休后,关闭了格雷厄姆公司。并且把很多老客户介绍给了巴菲特,其中很多客户直接投资了巴菲特十几万美元。

这是巴菲特成为专业投资者至关重要的一步。

初始投资阶段如果能有更多的资金,能大大提高之后的复利累积收益。

所以格雷厄姆不仅在投资、生活上帮助了巴菲特,最后还在事业上也帮助了巴菲特一把。巴菲特对格雷厄姆非常感激,后面甚至给孩子起名也叫格雷厄姆•巴菲特,以表达感恩之情。

代客理财给巴菲特带来的启示是非常巨大的。巴菲特明白了:管理别人的钱,能带来的回报非常可观。

帮客户赚到的钱,巴菲特可以获得提成;

如果收益好,客户也会追加更多的钱;

甚至有更多的客户会被介绍过来,让雪球越滚越大。

所以后来巴菲特不仅仅有一个联合公司,还成立了七八个合伙公司,来管理越来越多客户的资金。

2. 巴菲特的精彩投资案例

巴菲特也是从这个联合公司开始起步,正式的走上了滚雪球的道路。

这段时间里,巴菲特有很多精彩的投资案例。

其实巴菲特在早期的投资收益率远比后期要高得多,按照巴菲特的说法,资金量小的时候,可以投资很多的投资机会;等资金量大了以后,很多投资机会就进不去了。

所以巴菲特代客理财的这段时间,是巴菲特投资能力集中释放的阶段。这里介绍一些精彩的投资案例。

(1)美洲国家火灾保险公司

如果说哪个行业巴菲特最喜欢,那毫无疑问是保险行业。

一方面,格雷厄姆本身是多家保险公司的股东,巴菲特近距离接触保险公司,积累了很多经验;另一方面,后来巴菲特也发现了,保险公司的资金可以很好的提升他的投资收益。

巴菲特在1956年,投资了美洲国家火灾保险公司。

这是一个总部在巴菲特老家奥马哈的小保险公司。在1919年的时候,当时这个保险公司的员工,把这个公司的股票,推销给了很多农民。

当时的股票还是纸质凭证,每张凭证代表一股股票。推销员上门推销股票,你买了股票,就能拿到纸质凭证,推销员则拿钱走人。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这个保险公司的盈利上涨了很多。但是很多农民并不知道这一点,还以为这些股票凭证是废纸。

1956年的时候,火灾保险公司的每股盈利是29美元,但是从农民手里收购这些纸质凭证,价格是30美元左右。换句话说,可以以1倍市盈率的价格,从农民手里购买这些股票。

1倍市盈率买到一个盈利还可以的股票,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巴菲特找了帮手,开车去乡下四处打听,用35美元的价格去收购股票。后来,农民也慢慢反应过来了,巴菲特只好把价格提高到了100美元左右,也就是3倍市盈率收购。

再后来,事情越炒越热,巴菲特收购不到股票了。

一年以后,巴菲特以125美元左右的价格,卖出了这些股票凭证。赚了大约100%。

(2)桑伯恩地图公司

巴菲特第二个成名案例,是桑伯恩地图公司。

这个公司是生产地图的,主要是城市里的下水道、消防拴等商用地图。这些地图是火灾保险公司非常需要的。这个公司的盈利也一直不错,现金流比较充沛。只不过,后来保险公司行业不太景气,业绩不断下滑。

这个地图公司比较有远见,从30年代开始,每年赚到的钱,就慢慢地投资证券市场。相当于用公司的盈利去做了定投。

到了1958年,这个公司拥有了大量的证券组合,包括股票和债券。

在1958年的时候,这个公司拥有:

「700万美元的证券组合+每年有250万的销售收入」

但是,公司的市值只有480万美元左右。

巴菲特大举投资,买下来这个公司三分之一的股票,成为大股东。然后发起特别会议,让公司强制回购公司的股票。巴菲特又大赚了一笔。

到1960年的时候,巴菲特手里拥有了400万美元的资金,11个合伙公司,超过100个投资者。折合人民币1.8亿元左右。

30岁的股神,已经展露锋芒。

(3)丹普斯特制造公司:烟蒂股投资的“滑铁卢”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巴菲特在代客理财的阶段,一直使用的是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寻找确定性的低估的机会。

这个阶段的巴菲特,很少会长期投资某个公司,通常是找到低估的机会,投入进去,套利,赚到钱,走人。

巴菲特所投资的这些企业,很多并不是在纽约交易所等大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很多都是一些规模只有几百万的小公司。巴菲特花费几十万几百万美元,控制这些公司,然后发起股东大会,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但是这一方法,在丹普斯特制造公司上,遭遇了滑铁卢。

丹普斯特公司是一个农用器具和灌溉系统的生产商,这个公司在巴菲特发现的时候经营不良,仅仅是能保持不亏。不过公司有很多净资产,每股净资产50美元,市场价格只有16-25美元,也就是市净率0.3-0.5左右。

巴菲特觉得,这是一个烟蒂股投资的好机会,如果能把公司控制了,优化优化公司的经营,股价是可以上涨的;就算涨不了,变卖净资产也不至于亏损。

于是巴菲特用了几年时间,到1961年的时候,控制了这个公司70%的股份。

按照巴菲特的想法,这个公司经营不好,我们可以降低这个公司经营的成本,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效率和销量。

同一时间段,巴菲特在洛杉矶跟格雷厄姆吃饭的时候,见到了一个律师。这个律师叫做“查理芒格”(是的,就是日后巴菲特的好搭档查理芒格)。

他从生意的角度,帮巴菲特推荐了一个人,波特尔。让波特尔来帮助巴菲特管理丹普斯特公司。

波特尔做的不错,他把库存产品低价清掉,关闭不赚钱的部门,同时解雇了很多用不到的员工,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股价因此也涨了不少。

但是没想到,这捅了马蜂窝。

当地人有很多都在这个工厂上班的,裁员让他们很紧张,以为巴菲特是要裁员或者关闭工厂,于是一起游行反对。巴菲特吓坏了,在1963年把股票都卖掉了。

虽然赚了一笔,但是巴菲特开始反思:

「烟蒂股投资真的是能长久做下去的么?如果需要让一个公司破产清算来赚取收益,那这些公司的员工怎么办呢?」

某种意义上,烟蒂股的回报率确实非常惊人,但是真的能持久吗?

从这个案例之后,巴菲特投资烟蒂股的频率大大下降。他开始反思格雷厄姆烟蒂股投资的理念,并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3. 查理芒格对巴菲特的影响

自从查理芒格在丹普斯特公司上帮助了巴菲特之后,两个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芒格精通多个学科,做过律师,也精通数学物理。他也想做投资,跟巴菲特学习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

不过,芒格并不喜欢格雷厄姆的理念,他觉得格雷厄姆的理念充满了悲观,一次次的捡烟蒂是苦差事,好的公司应该是可以自己逐渐发展起来,赚越来越多的钱。

以前的巴菲特是奉行格雷厄姆的烟蒂股投资,遇到不要钱的烟屁股,捡起来吸一两口,吸完走人。

但是芒格的建议,开始让巴菲特思考,是不是找一个能长期稳定经营的企业,长期持有,跟企业一起成长,这种投资方式会更好呢?

这个理念开始在巴菲特的脑海里扎根。

从60年代开始,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第一次发生了变化。

1. 美国运通色拉油事件

经历了丹普斯特公司的事件之后,巴菲特开始反思,烟蒂股投资虽然可以赚很多,但是能不能长期做下去呢?

芒格给出了他的看法,认为:寻找能长期经营下去的企业,跟随企业一起成长,也是很好的投资方法。

这给了巴菲特很大的启示。

结果没过多久,市场就给巴菲特送上了这么一次实践的好机会:美国运通色拉油事件。

美国运通成立在1850年,最早是快递公司。后来,运通推出了旅行者支票和信用卡业务,方便顾客在外地的时候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

运通在美国有很好的信用和口碑,客户众多,是最知名的金融机构之一。运通旗下有很多子公司,其中一个子公司,就是负责检查库存和仓储的。

在1963年的时候,有个做豆油生意的商人安吉利斯。他曾经用豆油的库存,去银行贷款。

他发现,负责检查的运通子公司,每次都是检查储油罐子上面。而油比水轻,只要在罐子里注水,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让自己多出很多豆油,从而从银行贷出更多的钱。

后来事情败露了,贷款的银行损失了1.5亿美元。银行发现,是当初运通的子公司出了差错才导致这次事件的。所以要求运通为这次事件负责。

祸不单行,事件败露后仅仅两天,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美股市场大跳水。

两个事件叠加,让当时的运通公司股价暴跌。

巴菲特发现,运通只是比较倒霉地被牵连到,其实运通的主营业务——支票和信用卡,并没有受到影响。

所以他认为,这次事件只是短期的,未来长期看影响不大。

于是在运通下跌后,巴菲特低价大举买入。并且向运通建议,承担此次事件的赔偿,这样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正面的形象。运通最后采纳了。

从1964年巴菲特投资运通股票,到1967年巴菲特卖出,巴菲特赚了115%。

2.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不过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巴菲特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去世了。

巴菲特虽然没有表现的悲痛欲绝,但是,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其实是非常巨大的。

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一直是家庭关系中非常特殊的一种。儿子对父亲,通常是经历「模仿-崇拜-质疑-理解」这几个过程。

巴菲特也是如此。父亲从事的股票工作,是巴菲特走上股票投资这条道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父亲的离去对巴菲特的影响很大。

在这个背景下,巴菲特做了一个日后比较后悔的投资,也是他整个投资历史上,最出名的一笔投资:买下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一家纺织品制造公司。

当时,国外廉价劳动力的兴起,夺走了伯克希尔的很多纺织品订单。公司经营困难,到1962年的时候,公司连续9年亏损。

当时公司的价格是7.6美元,每股净资产大约是19美元,从市净率的角度来看是很低的。巴菲特想把这个公司买下来,清算后卖出,作为一个烟蒂股投资机会。

巴菲特买了很多股票之后,伯克希尔当时的总裁不想让巴菲特获得控股权,就问巴菲特,能不能他出个价格,把巴菲特手里伯克希尔的股票买回去。巴菲特答应了,两个人谈好了是11.5元。

但是后来,巴菲特收到的邀约价格是11.375元。

巴菲特感觉被人欺骗了,火冒三丈。决定要把这个公司买下来。

于是,巴菲特花了几年时间,到1965年的时候,控制了这家公司。平均每股成本是14.86元。

巴菲特把原本的总裁赶了出去。对公司进行了优化。但是纺织行业竞争激烈,所以伯克希尔最后还是没有在纺织业上一展身手。

巴菲特提起当年的这笔收购,是有一些后悔的。他有些后悔让资金在伯克希尔低效率的运营了那么多年,因为纺织行业本身难以赚钱。如果这些资金用来做其他的投资,能滚动出更多的复利。

不过,巴菲特也没有让错误持续太长时间。他最后把不赚钱的纺织业也砍掉了,然后以伯克希尔为台阶,去收购合并很多其他赚钱的公司。以至于后来,伯克希尔最初是干什么的,大家都已经不记得了。

只知道现在,伯克希尔是股神巴菲特的公司。

3. 蓝带印花公司和喜诗糖果

伯克希尔上的困扰,让巴菲特开始思考烟蒂股投资是不是真的适合他。

因为当时巴菲特的资金量已经非常大了,几百万美元的烟蒂,已经无法容纳他。巴菲特开始寻找一些能长期持有的投资机会。

这段时间里,巴菲特做了两笔规模上并不大,但是对巴菲特投资理念起到非常大影响的投资案例。这两个投资案例,影响了巴菲特后半生的投资风格。

分别是蓝带印花公司,和喜诗糖果。

(1)蓝带印花公司:“免费杠杆”带来的启发

什么是印花呢?

当时美国流行一种促销方法:在商店买完东西后,商店会赠送给顾客一些印花。顾客把印花贴在册子上,集齐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兑换商品。

其中,提供印花的公司,最大的一家,就是蓝带印花公司。

这个公司看似不起眼,但是它有一个非常牛的特点:拥有浮存金。

因为商店需要先交钱给蓝带印花公司,以换取印花,蓝带印花公司就拿到了钱。但是等到顾客集齐印花兑换商品,期间是有一个时间差的。

这个时间差里,资金是一直放在蓝带印花公司那里的,让蓝带印花公司免费使用。印花公司甚至可以用这笔钱去做投资。

这不就是一个免费杠杆么?

不仅不需要支付利息,也不需要还款,钱一直免费借给你投资。世界上就是有这种好事。从银行或者证券公司借钱投资,简直弱爆了。

巴菲特开始意识到,这种带有浮存金的公司,其投资价值是非常诱人的。对一般人来说,这种浮存金作用不大,但是对巴菲特这种有超强投资能力的人,浮存金简直是最好用的杠杆。

(2)喜诗糖果:高ROE高分红率的现金牛

第二笔投资,是喜诗糖果。

从这笔投资开始,巴菲特正式从一个“吸完就走”的烟蒂股投资者,转化为一个长期持有型价值股投资者。

喜诗糖果这笔投资,也是巴菲特最满意的投资之一,巴菲特称之为梦幻般的投资。

喜诗糖果是加州的一个糖果公司。因为奉行质量为先的原则,它家的糖果始终用上等原料,哪怕是战争的时候都没有偷工减料,具备很高的品牌知名度。

糖、烟、酒,这是人类最喜欢的几个东西之一,都具备略微的成瘾性。想想小孩子多喜欢吃糖。喜诗糖果的经营也很稳健。

当时喜诗糖果由兄弟俩管理的,但是1972年哥哥去世了,弟弟无心打理,打算出手喜诗糖果。

1972年,喜诗糖果销售额是3100万,净利润200万,净资产800万。弟弟的出价,是3000万元。也就是15倍的市盈率,3.75倍的市净率。

后来芒格和巴菲特砍价砍到2500万。

芒格觉得这笔生意不错。不过巴菲特觉得太贵了。3倍多市净率,12倍市盈率,这是巴菲特活到40岁,所买过的最贵的股票。

在此之前,巴菲特买的都是几倍市盈率或者零点几倍市净率的烟蒂。花这么贵的估值买喜诗糖果,简直要了巴菲特的老命。

不过,芒格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的。

他认为,喜诗糖果像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债券”:

如果花2500万买下了喜诗糖果,公司每年的盈利,带给我们的收益率是能到8%。

也就是,8%的盈利收益率。而且公司经营非常稳健,每隔几年,盈利还会上涨。

所以,这是一个“支付的利息不断增加”的优质债券。而且喜诗糖果优秀的口碑,也为这个“债券”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芒格的这个思路,其实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用的盈利收益率法。我们投资红利等指数基金,用的也是类似的原理。

只不过,喜诗糖果是一个非上市公司。巴菲特把这个公司买下来之后,可以让公司把全部的盈利分红。所以喜诗糖果的盈利收益率,也就是它的股息率。

巴菲特买下喜诗糖果后,再也没有卖出,始终持有。

喜诗糖果的盈利,从最初的200万左右,增长到1983年的1300万。按照最初2500万的支付价格,1983年的时候,喜诗糖果每年的盈利收益率高达50%。

从1972年-2007年,喜诗糖果给巴菲特的公司,贡献了一共13.5亿美元的现金。

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一只优秀债券”的任务。巴菲特拿到这些现金,投资了其他很好的公司。

这两个公司的投资,背后都有芒格的影子。芒格开始接替格雷厄姆,成为巴菲特投资生涯中,另一个具备影响力的大师。

在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开始思考:

有哪些公司有浮存金,可以为他所用;

有哪些公司,能源源不断的产生稳定现金流,适合长期持有。

巴菲特开始放弃捡烟屁股的投资方式,开始思考护城河、竞争优势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因素。

日后我们熟悉的巴菲特,开始逐渐成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417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