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不要迷信工匠精神

不要迷信工匠精神

最近,日本的神户制钢爆出篡改质检证明、伪造产品强度的丑闻。神户制钢是日本第三大钢企,精钢制造的代表,其产品除供应本土的汽车制造商,还供应给日本新干线动车、英国高铁,还有美国的波音飞机公司。

事件传出,一片哗然。去年至今,这已经是第三家信誉卓著的日本企业爆出质量问题事件。

去年三菱公司爆出燃油数据造假。三菱汽车根本不像他们声称的那样省油。今年6月份,高田公司宣布破产。高田是世界三大安全气囊公司之一,其生产的汽车安全气囊在展开时,气体发生器可能破损,带来金属碎片飞出。这项质量问题今年已造成上百人伤亡。这家公司很早就发现了隐患,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一直都没有解决。

很多人奇怪,日本企业不是以质量过硬著称吗,怎么会连续发生这种事情呢。日本是工匠精神的发源地,他们的技术人员一直以精益求精著称,现在为何容忍致命错误。据说专注认真是日本民族的特性,为何这些著名企业身上,却只看到马虎潦草?

首先得强调,我一直对“民族性”不以为然。我不认为日本人在制造产品方面,有什么专注质量的民族禀赋。那完全是一种神话。正如很多人赞美德国人那样,说他们死板认真,重视质量,这些传说经不起验证。

最开始的时候,“德国制造”不像今天是质量过硬的代名词。这个称呼源于英国人,他们把从德国进口的产品打上“德国制造”标签,以此和本国产品区别。最早的“德国制造”是质量低劣的代名词,正如早些年的“中国制造”。也没人把“认真、严谨”这些标签贴在德国人身上。当时的工业强国是英国,收获大量赞美的是英国人。只是后来德国工业崛起,德国人“死板认真”的神话才开始附着。

日本工业崛起初期也是笨拙的模仿者。“日本制造”最初代表着质量低劣,只配和俄国产品竞争。日本有识之士经常批判本国产品,说日本人只会模仿,粗制滥造,这些批评和今天中国相似。日本制造扬名世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今人津津乐道的“工匠精神”,则是1990年代才开始发酵,其风靡中国,离不开中国出版界的包装。

如何看待工匠精神呢?在我看来,以工匠精神作为鼓舞,督促员工认真做事,或许有其价值。可是,谁要真正认为企业产品质量、行业发展水平是由工匠精神决定,那就大错特错了。市场上的产品整体水平,并不是由“工匠精神”决定,而是由市场决定。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不仅需要技术水平,更需要成本。高精密的设备,大量时间投入,反复测试优化,人员的精神专注,这些都是成本。产品做得再极致,还是要卖给消费者。

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要看消费者的购买力。价格无法弥补成本,企业就要破产;把价格提高,产品就要成为阳春白雪的“高档品”,最后卖给少数人,企业发展也会受影响。

因此,企业的通常策略是控制成本,生产符合多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标准化的快速量产,最大规模抢占市场,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就是企业要做的事情。至于产品是否做到极致,根本就不重要。

我们能指责企业缺乏“工匠精神”吗?很显然,市场的总体水平,消费者的选择,这才是决定企业发展的生存策略。只有产品极大丰富,消费者变得挑剔,并且有能力消费更好,企业投入巨大成本提升质量,才是划算的。这时候,企业鼓吹自己有情怀,加大质量投入,才能获得相应回报。

1980年代,绝大多数家庭还看不上黑白电视,生产电视的企业会怎么做?生产黑白电视,初级彩电,把价格打到最低,抢占最广大市场,还是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彩电生产线,投入大量资源研发“高清呈像”?活到今天的企业,走的都是第一条路线。

通过市场竞争,企业不断提高质量,这种催动远远超过所谓“工匠精神”。中国制造的很多领域其实都走到了这一步。去年有段时间,有个纪录片采访日本陶瓷刀厂商,意在贬低中国同类产品。经过第三方验证,中国的产品已没有多大区别。类似事情在卫浴、陶瓷、精钢、电子产品等方面都有体现。

中国产品提升得很快,只是广告包装还未成熟。这大概是现在很多企业大谈大谈“工匠精神”和“用户体验”的原因吧。产品质量的竞争非常激烈,只好大加鼓吹文化精神。这大概也是当年“德国制造”“工匠精神”种种传说的起源吧。

神户制钢的丑闻意味着日本产品的声誉破产了吗?应该还没到那地步。只是我们要清楚,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是特殊材料制造的。提升产品质量,市场竞争远比工匠精神更重要。

来源:菁城子 微信号:jingchengzi8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096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