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飞机迟早卖站票

飞机迟早卖站票

经常坐飞机的人有个感觉:飞机座位变得越来越挤了。

数据也支持这一点。最近几年全球大飞机市场相对平稳,航班的平均座位数,却在悄悄地增加。2013年全球航班平均座位数是 130 个,2014年是135个,到2015年则变成138个。

新增座位从哪里来?走廊通道变窄,座椅宽度压缩,前后排间距变小,靠背调整范围变小,或者干脆座垫变薄,这些都是增加座位的方法。把每个人空间范围缩小几厘米,就能新增几个座位。这让很多人不舒服。

还有更让人不舒服的呢。

经济舱的很多座位,价格是高度细分的。前排座位宽敞,加收“伸腿费”;靠窗座位视野好,加收“赏景费”。服务水平在降低,有些飞机甚至连免费餐也在取消——在过去,免费餐是坐飞机的标配。

前段时间美联航乘客被抽签赶下飞机,中国见得不多,据说这种事情美国廉价航空那里,倒是很常见。

座位狭窄,“经济舱综合症”越来越常见。很多人指责航空公司贪婪,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以至于有人开玩笑:座位那么挤,咋不干脆卖站票呢?

国内著名的廉价航空春秋航空,曾推出“飞机站票”构想

我敢保证:如果航空公司卖站票,价格足够低,一定会有人抢着买。飞机客舱越来越挤,固然是航空公司想多赚钱,主要原因还在于:乘客吃这一套。

早期飞机是没有舱位之分的。二战以后,民航崛起,第一批能坐得起飞机的人,都是有钱人。在飞机上开香槟,吃美餐,还有漂亮空姐服务。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经历。

随着运力增强,航空公司越来越重视“新富阶层”市场开发。这些人倒未见得多有钱,却也还坐得起飞机;他们重视享受,却不愿购买奢侈性服务。航空公司于是推出“旅行舱”,免费香槟美酒没有了,改成茶水点心。再到后来,吃的东西也没有了,只有饮料。

这就是经济舱的由来。伴随着服务水平降低,飞机票价也在降低。相比舒适性,乘客还是更在乎钱包。越迟第一次乘坐飞机的人,他感受到的服务水平就越低。尽管如此,经济舱还是大受欢迎。

1951年,荷兰航空公司的跨大西洋航线有34万人次乘客。1952年推出“旅行舱”,大获成功。1954年,乘坐这家公司的飞机,飞越大西洋的旅客达58万人次。三年之后,这个数字又翻了近一倍,其中70多万人选择经济型的旅行舱。

旅行舱的票价比一般票价低30%。机舱里有没有衣柜,有什么关系呢。

类似事情发生在火车领域。20世纪初,欧亚大陆已有铁路相通,然而乘坐火车长途旅行。车上有宽敞的衣帽间,酒吧,还有晚宴餐车,车厢铺着地毯,这样的奢侈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著名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里有东方列车,就是这样的豪华列车。

普通人的长途旅行大多选择轮船,或马车、步行。铁路之所以“高端”,根本原因还是线路稀少,成本高昂,运力不足。20世纪铁路大发展,第一批新乘坐的火车的乘客,从富豪商人,变成穷学生,再到后来赤脚贫民。火车车厢内的环境,就可想而知。

放在相当长时期内,我们看到:新一代交通工具的门槛不断降低,普通人享受的交通福,不断提高。奢侈品变成了基本款,满足基本需求即可,哪还有什么额外服务。最早是马车轮船,后来是火车,现在飞机也不例外。

二十年前,中国人乘坐飞机还很少见。现在谁还把坐飞机当成值得羡慕的事情呢?只用一代人时间,中国航空业就完成发达国家一百年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航空市场,没有任何悬念。

市场规模扩大,一定伴随着门槛降低,行业细分出各层次。经济舱一定是满足穷人基本的出行需求。只有富人才讲求舒适享受,市场上的这类服务,也会一直存在。头等舱和商务舱,就从来不存在拥挤的抱怨。至于超级富豪们,他们也会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

把这种发展放在微观处,很多细节难免让人不舒服。服务水平降低,乘客素质也大不相如。飞机上乘客打架的事情一发生,很多人感叹:乘坐飞机的人变差了。其实真相是:坐飞机的人多了,低素质人群也就多起来。

当你乘坐飞机,感受到“经济舱越来越挤”,最不该感叹的是航空公司贪婪好利,而是要自省:和你竞争乘坐经济舱的人越来越多了。你该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努力赚钱。

来源:菁城子 微信号:jingchengzi8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81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